老夫就此問題結合自身經驗,談談個人看法,與大家交流一番。
孩子考不上高中,是花錢上私立高中還是上技校?
這個問題,需要結合題主家庭實力和所在地環境來解析。
一、首先排除技?!,F在的技校還不如衛校,衛校起碼還能對口找工作,技校已經成為混學歷的去處——技術學不到,毛病學一堆。如果你不想你的孩子就此廢掉,建議放棄技校這一想法。
二、如果題主身處中西部,考不上高中,建議讀私立初中再復讀一年,爭取考個好高中。中西部地區大多經濟發展緩慢,貧困人口較多,讀書是窮人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放棄這個機會,可能一輩子都是流水線上的打工仔,或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
三、如果題主身處東部經濟發達省份,建議讀私立高中,然后謀求出國,或高中畢業。南方經濟發達省份大多有經商傳統,一位南方的朋友,他家小子高中畢業就不再讀書,而是去給另一個老板做司機,學做事。他的規劃如下:跟著老板做兩年司機,學為人處事;之后,家里有為他準備三十萬,學做生意;如果是做生意的料,那就再給一百萬,建廠或投資,把生意做大。如果不是做生意的料,家里給置辦幾套房,做包租公,雖然大錢沒有,但也餓不死。家長能為孩子做的只有這些了。到那時,愿意進修再去有目的的學習提高。
四、如果家里沒錢、沒關系、孩子又確實不是學習的料,建議考blue shit或new east(手動滑稽,開個玩笑,藍翔或新東方),最起碼學個一技之長,現在我國基建和第三服務業迅猛發展,無論是開挖機還是廚師,收入都不錯。工地的砌墻師傅收入都比一般大學生高,有技術,到哪都掙錢。
高一學生學習成績太差,家長還該不該讓孩子繼續上學
我的觀點是:即使孩子的成績不好,作為家長來說也應該讓其繼續上學。
原因如下:
一、不會落下埋怨
當然這個理由有些狹隘,但是很具有現實意義。
有不少人一直在埋怨自己的家長,特別是上世紀因為貧困或者缺少勞力的家庭,有些當家長的會讓自家孩子輟學回家幫著干活。
當這些孩子長大以后,看著有些同齡的孩子考上了大學,參加了工作,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心里就萌生出對父母的埋怨之情,認為就是父母擋住了他們美好的前途。
孩子的成績差,讓他繼續上學,考不上也是他自己的問題,與父母無關。如果是家長不讓他繼續學習,將來他就會把這個責任推到家長身上。
二、高中生活還有六分之五的時間,仍然提高的機會
高一對于整個高中生活來說,才剛剛過了一個學期,還有六分之五的時間,學生成績差,但是仍有提高成績的機會。
作為家長來說,可以找到班主任或者任課教師,了解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判斷一下孩子成績差的原因。
然后對癥下藥,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給孩子樹立信心,或者幫著孩子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三年以后或許也能考上理想的大學。
因為高一結束以后,學生們還要分科或者選科,從而避開一些不擅長的學科,對于輕裝上陣的學生來說,又是提高成績的一次機會。
三、學習成績差不一定考不上學
如果現在讓其輟學回家,高中畢業證一定拿不到了,并且職業學校也不再接受這樣的學生,畢竟各類學校的學籍早就建完了。
如果想拿高中學歷的話,可以等待明年中考的時候再次參加中考,報考職業學?;鞆埉厴I文憑(等同于高中學歷)。為將來參軍、招聘的時候提供“硬件”支持。
再退一步,如果孩子的成績實在太差,通過文化課考學很難,也有其他辦法進行彌補:
讓孩子參加單招或者高職考試;
學習藝術類專業(美術、體育、音樂、文學編導等)。
這類考試對文化課的要求相對較低,可以考慮的。
再說,即便考不上學,孩子經過高中三年的歷練,對孩子一生的成長也是有好處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學生的成績很差,作為家長不要心急,把目光放長遠些,不要草率的做出讓孩子輟學的決定。
我是朗月寒雪,歡迎關注,一起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