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具有世界級知名度的名校,尤其是在金融、經濟方向上,各領風騷,在紐約和倫敦兩大金融中心各自稱雄,難分伯仲。
據領英統計,在中國投資銀行領域(含香港),47%的人有海外教育背景,前十大學,就有LSE(倫敦政經)和Stern(紐大斯特恩),足見兩個學校的業界實力。
紐約大學的全球排名在30左右,她的商學院科研實力排名近十年都是全球前三,去年第二,2018年經濟學諾獎花落斯特恩商學院的羅默教授。紐大的法學院也是美國第一方陣乃六強之一。醫學院也是前五,去年因為全免學費而驚動全球,一時風頭無二。紐大的藝術特別是電影也是全美前三,應用數學也常年稱雄。在美國國內,紐約大學的美國國內總體排名,并不是特別突出,但是在他特別擅長的這些領域,都是風頭很盛。因為背靠紐約這個世界性的大都市,所以得風氣之先,可以吸引到很多領域全球最好的教授,學生的實習機會多,在華爾街統計的員工來源學校中,紐大一直位居第一。
倫敦政經,作為英國經濟學執牛耳的名校,她的畢業生,一直在倫敦和香港、內地的金融就業市場廣受歡迎,特別是MBA。在這個方向,倫敦政經絕對具有世界性的聲譽。而且倫敦作為世界金融中心,已經很多年,現在是唯一可以和紐約抗衡的金融中心。身居倫敦、同樣得地理之便的LSE,有如此地位也可以理解。
一個是綜合性的大學,另外一個是偏重經濟金融方向,有相似之處,但是,僅僅進行排名比較,有失公允。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有那些名人
既然題主問的這么直接,我就代替學校吹個牛了。這個清單實在太長了,我就挑一些在學術界有巨大貢獻的,或者在其他領域特別有名的。
經濟領域諾獎得主13人,其中包括:
George Akerlof, 提出了大家今天還會學的“檸檬市場”Ronald Coase, 對合約和common good的研究哈耶克,《通往農奴之路》,“劣幣驅逐良幣”相信不用多說Christopher Pissarides, 科技環境下的勞工經濟?,F在仍在LSE教書Amartya Sen, 福利經濟大佬,也不用多說
世界各大央行首席經濟學家、行長不勝枚舉:
Tim Besley, 曾任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現任經濟系主任Stanley Fisher,曾經的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美聯儲副主席Janet Yellen, 曾任美聯儲主席當然還有很多還在學校的著名經濟學家。比如Nicholas Stern,氣候問題研究的鼻祖之一,詳見《Stern Report》
政治領域國家元首55位,政治家不勝枚舉。例如:
Juan Manuel Santos,哥倫比亞總統,諾貝爾和平獎Ursula von der Leyen,歐盟委員會主席和某位蔡姓“省長”。
哲學領域近代哲學史上最重要的幾個思想家,都曾在倫敦政經待過。
Bertrand Russell,邏輯學派代表人物,LSE創始人之一,諾貝爾文學獎??柌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哲學家很多現役教授也是學術界內響當當的名字。
政治學這里面也有很多知名的人,但可能對大眾來說不是特別有名,就只舉一個我的教授吧,Simon Hix。阿拉伯之春后,親手設計了突尼斯政治體系,造就了突尼斯奇跡。
其他領域由于實在太多了,我就籠統的把其他領域歸納進來了,列舉幾個顯眼的:
William Beveridge, LSE曾任校長,英國福利制度創始人安吉莉拉·朱莉,曾在LSE教過一年課蕭伯納,創始人之一徐志摩很多各國前官員也在LSE教課,比如智利前財政部長就給我講過課G20峰會有個“eminent persons group”, 召集了20位世界頂級學者,其中有三位來自LSE。
當然,最后少不了這張熟悉的面孔。沒錯,金融巨鱷喬治·索羅斯,是哲學系學長。